
如何養出正氣 、對抗疾病?
中醫師說:「正氣足,少生病!」
【從生活中調理】
黃帝內經的第一篇就說明了養生的準則:
1.「食飲有節,起居有常,不妄作勞」
2.「虛邪賊風,避之有時」
3.避免「以酒為漿,以妄為常,醉以入房,以欲竭其精」
4.「務快其心,逆於生樂,起居無節」,
如果能做到這些,自然就能「恬淡虛無,真氣從之,精神內守,病安從來」。
【從食補藥膳中調理】
很多中藥對增強或調節免疫力也有很好的作用。
■ 這類中藥大部分是屬於補益藥,有補氣、補血、補陽、補陰的分別。
■ 補藥較適合真正屬於虛證的人,如果屬於氣虛的人,用人參、黃耆來補氣是很有幫助的。
◇ 人參
【性味歸經】甘、微苦,微溫。歸心、肺、脾經。
【功效】大補元氣,補五臟,安神止驚,生津。
■ 人參是補氣聖藥,古代對心臟衰竭、心源性休克的危重症候會用「獨參湯」大補元氣,復脈固脫。
■ 容易感冒或有過敏性鼻炎、氣喘的人,多屬脾肺氣虛,可能會有容易出汗、消化不佳、易腹瀉、腸胃脹氣、容易疲倦等表現,人參也是必用之藥,常和白朮、茯苓、甘草同用,如四君子湯,可以調養脾胃。和黃耆同用,可補氣固表,增加抵抗力,如補中益氣湯。
◇ 西洋參
【性味歸經】甘、微苦,寒。歸心、肺、腎經。
【功效】補氣養陰,清火生津。
■ 西洋參和人參的主要有效成分和功效很類似,都有很好的補氣功效,與其他參類不同的是,西洋參性涼,對繁忙普遍晚睡而容易有「火氣」的現代人來說,反而較適合。
■ 夏季炎熱,泡杯西洋參茶可益氣養陰,能抗疲勞、預防中暑、感冒。
◇ 黃耆
【性味歸經】甘,微溫。歸脾、肺經。
【功效】補氣升陽,益衛固表,利水消腫,托瘡生肌。
■ 黃耆是藥膳中最常用的中藥之一,主要補脾肺之氣,走表衛,和白朮、防風同用就是「玉屏風散」,對氣虛容易流汗的人,有預防感冒的功效。
◇ 山藥
【性味歸經】甘,平。歸脾、肺、腎經。
【功效】益氣養陰,補脾肺腎,固精止帶。
■ 山藥非常平和,具有補而不滯,溫而不燥的特點,對老人、小孩都很適合。現代人已經把山藥作為一種日常食材。
■ 對於脾胃功能不佳、慢性泄瀉的人,很適合長期吃山藥,可以促進受損腸黏膜再生。
■ 山藥富含黏蛋白,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;也有增強免疫功能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